
编者按:朱永东,男,生于1981年6月,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首届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09年7月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在新县沙石九年一贯制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一直担任团委书记、语文教研组组长、班主任工作、七至九年级语文学科教学工作、男生辅导员及政教员等多项工作。
朱永东以一颗年轻的心,一份满怀信心的热情,在三尺讲台一站就是六年。工作中,他积极进取,踏实肯干,任劳任怨,成为领导眼中的好助手,同志们心中的贴心人,学生们称赞的良师益友;学习上,他虚心求教,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生活中,他与人为善,团结同志,乐于助人。
在六年的教学实践中,朱永东敬业意识强,奉献精神佳,课改劲头足,教学思路新,教学方法好,教学成绩优,能潜心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大胆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方法,积极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课内外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注重引导学生探求新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工作。六年来,他担任语文教学工作,能独挡一面,吃大苦,耐大劳,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和特色,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的“预习、展示、反馈”教学模式及“三疑三探”(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的教学模式博采众家之长,逐步形成了自己“提出问题——讨论归纳——教师点拨——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深受学生好评。
2009-2010学年下学期所教的七年级﹝2﹞班语文成绩及格率达97.6%,优秀率达36.5%,优秀率在农村中学排名第二。2013—2014学年,所带的毕业班,27人参加中考,12人考取县重点高中,单科语文成绩在全县名列第四名。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为提高自身素质,他还不断进行教学科研工作,深入进行教学研究,并积极撰写科研论文,其论文《幸福清平中做学生的掌舵人》,在信阳市2013年度教学管理与教学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论文《我的特岗生活的点点滴滴》荣获省教育厅一等奖。
从教六年,对待学生他完全凭着一颗良心、一颗爱心。他把“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作为关心学生的座右铭。并且把“自立、自强、自信、自爱、自尊”作为学生的信念在第一堂班会课上教给学生。此外他经常深入学生的生活,和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帮助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思想、生活情况。学生有了困难,他竭力相助。朱永东校友教过的学生的家长都夸他班主任当的好,把孩子交给他放心。他本人于2011年9月荣获千斤乡人民政府、千斤乡王生瑜教育基金“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作为男生辅导员,他深知身上担子的沉重,经常牺牲休息时间,深入到寝室和男生交流、谈心。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文明教育,不断提高同学们的思想水平。尤其是2010年春季,毕业班学生情绪波动较大,他经常蹲守到所有学生都睡着后才一个人回宿舍,早晨更是四点多就起床到宿舍检查就寝情况。
躬亲实干,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他首先做到。作为政教员,他衣着朴素大方,言谈举止文雅,为人谦恭礼让,自觉做文明的使者。并且组织学生在全校各班建立文明监督岗,确定文明监督员,监督学生们的言行;坚持每天上课前完成对学校各班清洁区、教室、寝室卫生检查、评比、公布各项工作,及时反馈各班的卫生情况,保证了校园的清洁卫生。天道酬勤,他于2010年被信阳市教体局评为信阳市中小学“优秀特岗教师”,2014年被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多次荣获县、乡、校优秀教师的称号。
回顾六年的教育工作经历,朱永东校友曾自豪地说:“我感到欣慰,充实和幸福……同时我也感到幸运,我的每一份努力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至少我不为碌碌无为而后悔,我决心在我有限的生命里,一如既往地追求我的理想,把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人生追求和价值观,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在教育这块沃土上,用爱播种,用爱耕耘,为了明天苗的壮、花的艳、果的硕,生命不止,耕耘不止!”
一棵树只有努力地从土壤中汲取生命的养料,才会枝繁叶茂。朱永东恰如长在乡村田园里的白杨树,在这片阳光铺撒的肥沃的田野里努力塑造自己生命的非凡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