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绵延绿洲片片;巍巍天山,滋养万亩棉田;长河落日,映衬羌人故里……
眼前这番一望无垠、沃野千里的美景深深震撼了她的内心,激动之余,一份壮志豪情油然而生:“我愿意!我愿意踏着老一辈军垦战士的足迹,沿着他们指引的方向,为新疆的建设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她,就是我院中文系20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友陈洁,一个湖南的漂亮女生却选择了远赴新疆,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热情与智慧支援边疆建设,用爱心与汗水服务各民族群众,用青春与担当践行“华锐人”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012年6月,面对毕业,面对多面社会,她开始思考到底社会哪一面需要她?哪一面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或许是命运的安排,也或许是人生的共鸣,一条“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条幅,让她决然放弃了多家企业面试的offer和家中安排的工作,带着青春的志向和梦想,坐上了西去的列车,与河南省980名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一起踏上了新疆这片梦寐的热土。那一年,她22岁。
幸运的她被分配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党委组织部。作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她及时调整状态、迅速进入角色、立足工作岗位、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尽管面对整理报刊杂志,领取、收发、传送、打印文件,接打电话,打扫办公室卫生等“不起眼又琐碎”的小活计,但她仍能做到不抱怨、不推诿、不偷懒,坚持“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一年的志愿服务让她逐渐认识到机关日常工作和待人接物的方方面面必须考虑周全、严谨细致、认真负责、脚踏实地。通过一年的锻炼、学习和成长,她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加理性的定位。凭着优异的表现,她获得了兵团“大学生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
2013年9月,当现代年轻人都渴望挤进沿海城市,找到高薪工作的时候,这位90后女孩却做出了留下来的决定。结束了一年志愿服务期的她,没有选择回家,而是参加新疆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进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总工会,正式成为了一名公务员。那一年,她23岁。
从“上乘富饶、生态之都”江西上饶到“塔河风情、军垦新城”新疆阿拉尔,面对一些亲友的疑惑,她却常常笑称自己来的太迟,并坦然表示自己要接过老一辈兵团人屯垦戍边的使命,“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与新疆、与兵团、与阿拉尔,一起成长。
在这个温暖和谐的工会大家庭,她将领导的殷殷期望、谆谆教诲和同事们的互帮互助、互亲互信,化作自己认真学习、踏实工作的不懈动力,从每一次理论学习,每一项业务实践,每一天待人接物的人生历练中汲取并传播正能量,为早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工会人”而快乐地忙碌着。
“访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
2014年,面对边疆工作的新要求,新疆自治区、兵团党委作出了三年抽调20万各级机关干部下基层开展“访民情、 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决定,要求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争取人心、做好群众工作为统领,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
考虑到基层工作的复杂特点,很多同事因为家庭等原因难以成行。这一次,她主动请缨,并对大家说,自己是个单身女青年,现在也没什么生活牵挂,更应该到基层去锻炼,去服务各族群众。那一年,她只不过24岁。
当年3月,从事工会工作还不足半年的她,带着工会领导的信任和关怀,入驻第一师五团十连(少数民族连队)。按照工作组领导指示,担任小组秘书,主要负责入户走访民情纪录、会议记录、学习记录、每月计划总结、工作组工作汇报、信息报送、对接困难户等工作。
驻连以来,她坚守岗位,严格遵守各项纪律,不胆怯、不退缩,认真干好本职工作。她先后3次撰写工作组工作汇报材料;撰写的45篇信息,相继刊登在兵团日报、兵团手机报、塔里木日报等各大报刊杂志上;配合工作组完成“惠民生”实事27件,累计金额达122.96余万元;配合开展“聚民心”系列活动,组建男女篮球、排球队、文艺队,慰问困难户42户,组织举办趣味运动会3次、麦西来甫广场舞2次、义诊3次、妇女手工作品展1次、学生假日学校1个月。在12月份的兵团机关考核中,她所在的工作组获得了群众满意度测评99.96的高分。
面对四季常青,规模初显、日新月异的军垦新城----阿尔拉市,在老一辈兵团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下延续开垦,陈洁坚信:新疆各族人民通过奋发努力,定会重新掀起改革发展热潮的兵团奇迹,完成“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光荣历史使命。
陈洁,女,汉族,中共党员,1990年5月生,湖南衡阳人,曾是我院中文系20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担任过中文系学生会主席助理、学院大学生艺术团艺术总监等职务,获得过河南省“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等多项荣誉称号。在校期间,她参与编排的舞蹈《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和《女儿花》,荣获了2012年河南省大学生艺术节舞蹈比赛非专业组二等奖,现如今工作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总工会法律保障部。
(中文系 朱新荣 新闻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