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景美,桂香醉人。朝气蓬勃的“小石榴”们有条不紊地开始了大学新生活。每一天都有崭新的体验,每一条记录都是成长的印记。其中,学习生活导师制因其新颖多样的授课形式、贴合学生需求的内容,深受大一新生喜爱。目前,9月份的导师工作已结束,其中以“大学适应性教育与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导师课在创新互动中十分精彩。
创新授课,提升内涵。文学院导师黄亚妮以“读好书、乐分享”的形式,与同学们品文学、聊人生、谈理想;理工学院导师张秋平精心制作内涵丰富的精美课件,引导学生做好青春不留白的规划;社会科学学院导师张晶晶以“桑巴舞”教学的形式,让2015级学生和2016级新生迅速“打成一片”;商学院导师方英、张晶晶、袁俊、吴娟、程娇炎课后撰写导师课案例,以教案的形式记录下导师课的实施过程及效果;社会科学学院导师罗晓霞将心理测试游戏贯穿整堂导师课,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提升人际交往;文学院导师王艳艳每周都去学生宿舍及时关心学生学习生活状态;社会科学学院导师路明云老师把2015级导师制学生和2016级新生结成帮扶对子,学姐带学妹,共同进步成长。
点滴关爱,温暖潺潺。外国语学院导师张猛给“小石榴”们送上了甜石榴,以石榴谦逊的姿态为引子,启发同学们珍惜大学时光,大学是人生独立生活的新阶段;商学院导师余婷婷给学生们定制了蛋糕,以集体过成人礼的形式庆祝大学独立新生活的开始;文学院导师黄伟为同学们补充营养,准备了多种时令水果,提醒大家时刻注意营养均衡;社会科学学院导师牛萌萌给同学们带去了定制胶囊笔作为“见面礼”,鼓励大家记录下成长时光;文学院导师盛士涛贴心地送上护手霜,获得学生们赠予的称号“暖男导师”;社会科学院导师闫春丽以座谈交流的形式和学生们唠家常、聊生活,迅速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为认真点赞,因真心感动。数学与信息学院导师张连堂教授把每位学生的心得做成了导师制档案。艺术学院导师霍豆豆、何伟、土木工程学院导师闫珍珠等用心批阅学生心得,对学生真挚的关爱之情流淌在字里行间。外国语学院导师罗德喜教授指导学生写中英文双语心得,专业指导和思想引导齐头并进。社会科学学院导师刘勋达和外国语学院导师万建章以导师心得的形式撰写评语,将自身的为师体会和学生的学习感悟相结合,不断探索精准育人的新方向。除导师课外,导师们积极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入学生宿舍、在军训期间主动前往操场关心学生训练情况,导师们的关爱行动,让在外求学的学子们感受到了暖暖真情。导师们真心的付出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拉近了师生沟通距离,提升了育人质量。“有爱”“感动”“幸福”等暖心词汇在“小石榴”的朋友圈、QQ空间、心得体会中随处可见。
本学期,学生工作处按照“坚持立德树人、推进精准指导”的工作思路,开通了“学习生活导师园地”官方微信并已推送了多篇图文信息,主要宣传推介优秀导师案例、师生心得体会,帮助导师提升业务水平。有关优秀专题也受到了学校微信公众号的关注,进行了转发推介。在导师深入新生宿舍,加强师生与家校联系的同时,导师制工作成效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当前,在学校理事会和校领导的热情指导下,在导师们凝心聚力、众筹智慧的积极推动下,在“小石榴”们的热心参与下,我校大一新生学习生活导师制工作正迈入内涵发展的快车道。